• 登录 - 注册
  • 手机版
  • 我要投诉
  • 我要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17786024250
新闻 > 行业 >新能源车未来?取决于市场和自身比较优势

新能源车未来?取决于市场和自身比较优势

作者/来源:CNEV
2012-07-25 11:35:00

 

 
 
        CNEV网讯,近日广州市也终于加入限牌大军。7月1日零时起,广州对全市中小客车试行限制购车,广州车牌限额一年12万,即每月1万辆。突然而来的广州汽车限购,令市民大感意外。在为期一年的试行期内,广州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。同时从当天起,一个月内,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和转移登记。限牌政策来得太过突然,令许多市民措手不及。而“广州发展新能源汽车,与这次限牌政策要分开。新能源汽车不一定能享受‘特权’,因为限牌的目的是对汽车总量的调控,如果开口太多,新能源汽车不受限牌限制,将来广州汽车总量调控不一定成功。”

 

  广州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日前的这一番表态,似乎给从“新能源车不限购”的传言中依稀看到点希望的人,兜头一盆冷水。

 

  可是,这原本就是个渺茫的希望。即使不限购,纯电动、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所谓的新能源车,就真的很快会满大街跑起来么?刚刚公布的新能源车产业规划里,被外媒认为除非发生奇迹否则不可能实现的雄心勃勃的目标,就会顺利实现么?

 

  前提为假,可以得出任何荒谬的结论,所以,记者不能说一定会如何,但是,国家明明准备了50亿元的新能源车购车补贴,结果只发出去1亿却是事实,这已经强有力地说明,产业规划所圈定的几类新能源车的现实竞争力。

 

  作为汽车行业相关从业者,记者虽然对限购有一些看法(窃以为限制使用可能更好),但是,记者同样认为,既然已经限购了,那么就应该一视同仁,不能对任何车搞特殊化。

 

  汽车行业的人其实也大不必对此失望,因为新能源车发展不发展得起来,最终取决于新能源车本身能否为市场所接受,是否较之传统汽车更有综合优势,而非能享受到何种特殊的关照。

 

  以记者鄙陋的认识,历史上似乎没有什么行业是能靠优惠政策而最终发展起来的,当初本茨、福特们,在和马车竞争时,何尝享受到了什么扶持政策?汽车之所以能最终取代马车,根本在于汽车较之马车的全方位优势,以及亨利.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,大大降低了汽车成本,否则,汽车始终也不过是大款和贵族们奇技淫巧的玩物。

 

  目前看来,与传统汽车相比,新能源车并不具备商品竞争力,这是新能源车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,即使北京广州对新能源车不限购,记者也不认为聆风、VOLT、E6这类车会很快在中国流行起来――记者本人就不会买一辆不能出城的车,也不会买一辆近50万元的A级车,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和我的态度是一致的。

 

  相反,混合动力车,虽然因为没有被列入国家新能源车目录,而没有享受到什么关照,买车既无补贴,连车船税也没有减免,但是因为其性价比与普通汽车已经具有可比优势,混合动力在美日等多个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在国内,记者的看法是,也已经领了卡,就要驶上高速路的匝道了。

 

  所以,要发展新能源汽车,不要成天把希望寄托在各种补贴、各种扶持、各种特惠政策上,自身没有竞争力,即使扶得起,也最终站不住。

 


来源:CNEV

特别声明: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,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江南娱乐苹果app (www.www.wudnway.com)立场。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分享至:
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(0)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