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登录 - 注册
  • 手机版
  • 我要投诉
  • 我要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17786024250
新闻 > 行业 >电池太大会破坏马路?李斌语出惊人,其实是给蔚来换电打广告

电池太大会破坏马路?李斌语出惊人,其实是给蔚来换电打广告

作者/来源:36氪
2025-07-08 15:32:51

新能源车科技和续航齐飞,但重量这件事可能得车企重视一下了?

不久前,知名财经作家、ET9车主吴晓波带领上百位企业家参观蔚来合肥先进制造二桥工厂,蔚来董事长李斌亲自接待和讲解,顺带开了一场直播。

聊起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时,李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,认为要做长续航,加大电池就是最简单的方法。他举了一个例子:智能手机想要做到好几天的续航并不难,把电池做大就行,但手机也会变得很重。

他还表示,自己说服不了自己这样干(指加大电池换续航)。

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的确是越做越大了,但同时车辆本身也会变得更重,给道路、底盘支撑体系带来考验。李斌在直播间的这一番话,可能是对新能源车现状的一种反思,也是对行业的一种提醒?

大电池新能源车是“马路杀手”?

李斌的这番话不能说毫无道理。

英国汽车杂志《Autocar》曾分析了2016年到2023年期间的道路测试数据,发现2023年测试的电动车型平均重量为1991千克,而燃油车的平均重量为1897千克,两者相差100千克。奔驰最新的CLA EV电动车,整车整备质量为2135公斤,比在欧洲销售的S450 4MATIC更重,这还是两款级别完全不一样的车型。

以蔚来自家品牌的车型为例,最轻的ET5(75度电版本)整备质量达到2165千克,最重的ET9(100度电)重量来到2700千克,后者逼近了劳斯莱斯库里南的整备质量(2750千克)。

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属性和能耗经济性得到市场认可和欢迎,但出于驱动、计算等用电需求,均内置了一块大容量的动力电池。

粗略来说,能量密度在150-300Wh/kg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,要满足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需求,一般需要60-100kWh电池,对应的电池组重量约200-600公斤,还没算上保护动力电池所需要的护板,以及强度更高的车身结构等,动力总成变重,周边的零部件的重量也有可能会随之增加。

作为对比,常见的燃油车的油箱容纳50-70升汽油,重量约35-50公斤,算上发动机、变速箱等驱动器件(200-300公斤),也要比电动车更轻。

另外,像方程豹豹5、方程豹豹8、腾势N9、仰望U8等混合动力车型,因为配备了许多高级装备,机械配置也比一般的车型更好,即便是电池包较小的混合动力车型,整备质量也来到了2900千克-3500千克左右。

站在李斌发表的观点去看,新能源车普遍要比燃油车更重,保有量变大之后,这些动辄2-3吨的新能源车会给道路带来挑战。他还举例,日本、美国、欧洲等国家,都有对应的重量税,车重越大,税费也会越高。

中国并非蔚来的唯一市场,国外对于车重的敏感,李斌对新能源车的担忧有他的道理,减重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也是一项绕不开的话题。但实际上,新能源车对马路的“破坏”程度不能只看重量一个指标,还要看设计轴重。

国内城市道路和公路对小汽车的设计轴重通常按单轴1.5-2吨考虑,新能源乘用车普遍单轴重在1-1.3吨左右,还是在道路设计的安全范围之内,比起长年累月造成的自然老化和长期使用带来的道路磨损,车重对道路的“破坏”微乎其微。

按照李斌的说法,真正可能对道路造成影响的,应该是新能源商用车,尤其是电动重卡、电动渣土车一类,电耗需求往往远高于新能源乘用车,也就会“背负”更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和更大的电机。某款42吨重的电动渣土车,光是电池组就重达8吨。

所以,新能源汽车因变重对道路造成破坏这件事情还得分情况来谈,客观来说,新能源汽车的整备质量普遍比燃油车重,但乘用车远没达到影响道路的地步,比起乘用车,商用车在重量控制这一块,更需要车企重视。

李斌变相给换电“打广告”?

正如李斌所提到的那样,日本、美国、欧洲等国家都有自己的重量税。不过,虽然都叫“重量税”,但不同国家收取重量税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完全相同。

比如爱尔兰曾计划过引入基于车辆整备质量的税收,来填补每年15亿欧元的财政缺口,以此获取道路维护的资金,又能通过税负差异吸引消费者换购更轻、更节能的车。

而日本的重量税相对复杂一些,早期以车重为核心,后续逐步引入排放等综合因素。2025年,重量税又一次改革,与WLTC燃效标准绑定,没能达标的车会加征税收,效率更高的车型则减免。

总体而言,海外对汽车的重量税原因,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税收门槛去倒逼汽车行业升级,比如用高强度钢、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,或者是提升动力效率、降低排放等。

又或者是通过税收的方式,将车辆重量和环境、基础设施绑定起来,变成一种施加给车企或消费者的直接成本。但在国内,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完全用不上这样的税收去倒逼车企进步。

不为了单车辆的长续航去无脑堆大电池,可能这才是李斌本身的想法,他呼吁行业不要只关注短期局部成本,应该重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。

李斌还指出,当前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普遍为8年,而车辆的使用周期往往超过十年,因此如何解决电池老化问题成为行业关键。言下之意,李斌大概还是想通过暗示的形式推销换电的正确性,用换电和充电的方式,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“长续航”。

不过就目前来看,汽车行业不跟进换电也不是没有理由,一方面是重资产,投入过大,不利于车辆底盘厚度控制,同时换电也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标准,目前为止各家的汽车换电方案都做不到电池的互通和互认。

抛开换电来讨论,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仍有它的积极意义,不是为了帮马路“减负”,只是单纯地为车辆能耗考虑。

网友和电车通的看法是一样的,认为大电池和长续航算得上一种“死循环”,其表现就是,为了延长续航加大电池,但加大电池的重量又会增加整车能耗,于是又再加大电池......

一些朋友也认为,车企把新能源汽车做得太重,先不说对公路和环境怎么样,也不管能耗做得好不好,太重的汽车无法停放在立体机械车库上,有的时候连停车也不方便。

但说到底,新能源汽车减重的目的很明确,那就是电池,目前的锂电体系边际效应开始显现,能量密度、充放电性能和材料都已经逐渐逼近瓶颈。

而固态电池不一样,它不需要复杂的壳体、隔膜、防爆阀等材料,整包电池减重效果比较明显,相比锂电池,固态电池预计可以再减少10-15%的电池包非活性部件。

同时,电池减重也能带动散热系统等零部件的连锁减重,理想情况下能够实现5-15%的整车减重。又不想换电,还想减重,可能就是李斌还没提到的固态电池了。

写在最后

其实,不用李斌特地站出来强调,新能源汽车的减重工作早就有车企在做,如大名鼎鼎的特斯拉,Model 3和Model Y的整备质量均不超过2000千克。

省下来的重量换来了更低的能耗,不需要太大的电池也能做到尽可能长的续航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是特斯拉“毛坯房”,功能性本就不丰富,不重也是正常。

回到李斌的言论上,就这么直白去理解的话,肯定是有些抽象的,新能源汽车减重的核心并不在减少道路破坏上,这跟乘用车也没什么关系。

(图片来自乐道)

距离2025Q4还有不到两个季度,按照蔚来的承诺,今年Q4就要实现盈利,但根据公司历年财报,蔚来目前的亏损缺口已经达到1000亿元。尽管李斌回应说蔚来的资产负债表都是“干净”的,但给人的信心并不是很充足。

比起评论“新能源车压马路到底破坏力大不大”,电车通还是希望蔚来以及下面的品牌能支棱起来,接下来乐道旗舰L90,可不要再像L60一样碰壁了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电车通”,作者:电车通

来源:36氪

特别声明: 以上内容转载自36氪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,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江南娱乐苹果app (www.www.wudnway.com)立场。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分享至:
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(0)


Baidu
map